第11版:理论

把握健康根本 增进人民福祉

■王书田

百姓健康是最大的民生。新中国成立70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卫健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健康许昌建设为主线,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动力,卫生健康事业取得巨大进步和发展。

坚持以增进民生福祉为根本目的

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全市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走强基固本之路,促使医疗卫生资源总量迅速增加,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医疗卫生机构的基础设施和治疗手段发生了巨大变化,医疗服务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医疗卫生资源数量增加的同时,质量也在提高。我市拥有三级医院3家、二级医院22家,拥有省级重点中医专科3个、市级重点学科26个、市级重点中医专科5个、特色专科10个。我市逐渐形成了以许昌市中心医院、许昌市中医院、许昌市人民医院三级医院为龙头,以县级人民医院为支撑,以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枢纽,以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为网底,以民办医疗机构为补充的四级医疗服务网络和多元办医格局。

坚持卫生健康工作重心下移

我市连续多年将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纳入民生实事,在中心城区新建、改扩建、规范提升1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完善9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基本实现了中心城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覆盖。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累计投入9600余万元,实现了全市78个乡镇均有一家政府建立的卫生院,2300个村均建立起标准化村卫生室,基本实现了“小伤小病不出村,一般疾病不出乡,大病基本不出县”的目标。我市还为780个村卫生室配备了基本医疗设备,全面完成了村级卫生信息化硬件建设;建立了疾病预防控制、卫生服务体系、贫困人口医疗保障、贫困人口救治等4项长效机制;落实了大病集中救治、慢病患者签约服务、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就诊结算等“规定动作”;开展了贫困人口慢性病患者免费赠药、“百医包百村”等“自选动作”,并积极开展健康扶贫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建设,实施健康扶贫“12345”行动计划,确保贫困人口及时享受到健康扶贫政策带来的实惠。

坚持走改革创新之路

我市卫生健康工作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创新之路,推进和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为人民群众带来了更多健康红利。我市全面取消了城市公立医院药品加成,实施跨省就医“一站式”结报,并实施药品采购“两票制”改革,使药品耗材价格逐步下降,群众医药负担进一步减轻;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建立了城市医疗集团、专科联盟、城乡跨区结合医联体、远程医疗协作网、县域医共体,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诊疗服务;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逐步实现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庭医生;建设了覆盖市、县、乡、村四级的“中心城区半小时、市域范围2小时急危重症救治圈”。

坚持以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新需求

近年来,我市卫生健康工作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大力发展健康产业,卫生事业与健康产业融合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市大力发展康养产业,以鄢陵健康养老示范区为核心区,确定了康养产业“一区一带两组团”的发展布局,着力打造“全国知名、国内领先、中原一流”的健康养老示范区。国家健康旅游目的地、国家森林康养基地、国家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全国十大养生城市等牌子相继落户许昌,为许昌康养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作者系许昌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调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