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健康许昌

开拓创新 占领技术高峰

——记许昌市人民医院 肾内科及血液净化室主任卢占锋

卢占锋

□本报记者 马晓非 文/图

正如他的名字一样,许昌市人民医院肾内科及血液净化室主任卢占锋身上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占领技术高峰”。

1994年,卢占锋正式踏上工作岗位。3年后,他开始从事肾脏病专业,成为我市第一批从事肾脏病专业的医生。其实,肾脏病专业在国内整体起步比较晚,河南省大约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初。

“由于肾脏病专业起步较晚,没有太多的成熟经验可循,所以很多时候都要靠自己刻苦钻研,在不断摸索中前进。”7月13日,卢占锋对记者说,目睹许多肾脏病患者长期忍受病痛折磨,他更加坚定了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占领技术高峰的决心。

明确诊断是治疗疾病的第一步,只有诊断准确,治疗才会更加有效。2004年,卢占锋较早地在我市采用了肾穿刺活检术,这项技术也是诊断肾脏病的“金标准”。从为每名患者穿刺需要一个多小时,到一个小时可以为5名患者成功穿刺,且操作娴熟、并发症少,其中的艰辛只有卢占锋自己知道。

为了学习肾穿刺活检术,卢占锋先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基础。一篇近万字、有关肾穿刺活检术操作方法的论文,他背得滚瓜烂熟,提起其中任何一句都能迅速连接起上下句。

连续两个月的时间,卢占锋每周二、周四中午都会赶往郑州,参加省级医院举办的肾穿刺活检术学习班,认真观看操作步骤,然后匆匆返回许昌,不影响第二天的工作。

工作之余,卢占锋用苹果、萝卜等作为人体模型,反复练习穿刺技巧,力争在穿刺的时候做到精准定位。

一遍又一遍练习、一次又一次尝试,卢占锋才将技术应用到临床上。遇到肥胖、肾脏畸形等不容易穿刺的患者,他深入思考、勤于总结,直到找到破解难题的方法。如今,无论是什么样的患者,无论穿刺难度有多大,他都能又好又快地完成穿刺。

“任何一项技术的采用都是不容易的,都需要付出辛勤的汗水。”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卢占锋脸上露出平静的笑容,“没有经历过风雨,怎么能够见到彩虹?”

在攀登技术高峰的道路上,卢占锋从来没有停止过前进的脚步。“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是他对自己的要求。

进行血液透析,首先要建立血管通路。动静脉内瘘就是进行血液透析的血管通路,被称为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2009年,卢占锋较早地在我市采用了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术,平均每年做400例左右。对于不适合做造瘘的患者,他采用了长期透析导管植入术。

当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术在各个医院普及之后,2011年,卢占锋较早地在我市采用了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修补术,通过取出血栓或对被破坏的血管进行重造,解决动静脉内瘘长时间使用后出现的狭窄、血栓、闭塞等问题。

然而,人体可以用作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血管资源是有限的。随着血液透析时间的延长,反复对动静脉内瘘进行修补后,有些患者可以用作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血管资源耗竭,出现了“无血管可用”的情况。

卢占锋一直关注着这个问题,也一直在寻找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念念不忘,必有回响。随着介入技术的深入发展,他终于找到了。

2018年,卢占锋采用超声引导下动静脉内瘘介入治疗,通过将球囊送至病变部位,对狭窄、闭塞的血管进行扩张,使血液恢复流通。这项技术可以保护原有的动静脉内瘘,从而很好地保护患者有限的血管资源。

立足技术前沿,占领技术高峰。卢占锋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工作上,每天奔波于病房、血液透析室和门诊之间,常常是一路小跑。“我是一名医生,服务好患者是我分内的事。只要能给患者解除病痛,自己辛苦些不算什么。”卢占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