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说——
我出生在1949年,今年刚好71岁。从我记事起,人们出行基本靠走,搬运东西基本靠肩扛手提。改革开放后,家里开起了代销点,去县城进货,也只能用自制的手拉车。那时,到县城的路也是坑坑洼洼的,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不到五十里的路,来回要折腾一整天,常常累得人腰酸背痛。当时,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能买一辆自行车。1985年,家里终于买了一辆“永久牌”自行车,进县城拉货再也不用手拉车了。这样,半天就能往返一次,我家的代销点也不会断货了。商品充足供应,生意也越来越好。
爸爸说——
我出生在20世纪70年代,哼着《童年》的优美旋律,小伙伴们三五成群、结伴步行上学,度过了快乐的时光。上初中时,偶尔能骑一下家里唯一的自行车,那也就很满足了。到高中时,从家里到县城坐公交车,需要花三四元钱买车票,从车站再到学校,还有五六里崎岖的土路要走。为了节省车费,也为了节约时间,我和同学们周末经常不回家,让刻苦学习冲淡了想家的情绪。
大概在1992年,家里东拼西凑,买了全村第一辆四轮拖拉机,农忙时拉拉粮食、农资,农闲时拉点儿石灰、水泥等建筑材料,既给父老乡亲们带来了方便,又增加了家庭收入,家里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了。
大学毕业后,我在城市里安家落户,立交桥、高速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出行越来越方便。后来,家里还买了小汽车,节假日可以带着家人外出游玩,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前几年,我带上父母特地乘坐高铁去西安、北京等地游玩。他们对这快捷方便的交通工具赞不绝口,更感叹国家的日益强大,时不时还不忘教育下一代要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我要说——
我出生在美好的21世纪,从有记忆起,各种电动玩具小汽车、小飞机,还有游乐场琳琅满目的电动火车、海盗船等,伴我度过了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上小学时,妈妈用摩托车、电瓶车接送我上学。后来,妈妈学会开汽车了,出行就更方便快捷了。去年放暑假时,我和妈妈坐飞机,去多彩的云南领略了红土地的美丽,到魅力成都看望了可爱的国宝大熊猫。一路上,我当上了“小管家”,拿着手机不仅可以导航、“滴滴”打车、预订舒适的酒店,还可以在网上买火车票、飞机票,真是一部手机行天下啊。
说起出行方式的变化,我家所在的城市许昌,每天也在发生着可喜的变化。近年来,许昌的广场、绿地多了起来,水系越来越美,居民生活质量越来越高。随着河南省修建“米”字形高铁规划的实施,又有两条高速铁路经过许昌。随着郑州到许昌城市轻轨的建设,郑许一体化步伐更快了。但是,我想,时代的发展还远不止这些,说不定哪一天,我们还能坐上宇宙飞船遨游太空呢。
我还想说——
从爷爷、爸爸到我的出行记忆,从我感受到的实实在在、方便快捷、让人目不暇接的出行方式,从我所在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这一切,不正是我们伟大祖国日益强大的缩影吗?不正是大家向往的美好生活吗?不正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懈奋斗的结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