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百年之际,举国上下掀起了学习党史的热潮。近期,我和爱人回家都在听党史相关的网络课程、抄写学习笔记。有一天,婆婆小心翼翼地来问我:“你能不能给我讲一下,红船精神是什么?还有新民主主义、马克思主义都是什么?”
我的婆婆今年66岁,是一位地道的农民。她小时候只读过两三年书,文化程度虽然低,但一直对党心存感恩。婆婆30多岁就失去了丈夫,一直未再婚,一个人拉扯大三个孩子,年轻时吃过不少苦。婆婆丧夫后得到了党和政府的很多帮助,尤其是村里的党支部书记主动联系乡政府管理人员,给她在街上免费提供了一个摊位,让她在街上摆小摊卖百货,才得以维持全家人的生计。她常常用这件事教育我们要对党和国家感恩,也常常给我们讲她年轻时受党恩的其他故事。她平时就很喜欢看一些爱国题材的影视作品。她说她早就想学学党史,只是觉得自己文化水平太低,怕我们笑话她。看着婆婆一脸真诚、满眼渴望的样子,我们决定教她学习党史。
第二天,我便从网上找了一些资料打印出来。怕婆婆看不清楚,我特意把字体设置得大一些。婆婆拿着那些资料,马上搬了凳子去阳台上,戴上老花镜,开始认真读起来。晚上我一回家,婆婆就着急地跑来求助,说有些字不认识,我又一个个给她标注了拼音。婆婆看着拼音着急地说:“哎呀,这个我没有学过啊。”我才想起她不会读拼音。看着她这么感兴趣,我实在不想打击她的积极性,便想了一个办法:朗读给她听。我每天都给她读几页,每读一段就问她能不能听懂,她不能听明白的地方我就给她“翻译”成我们当地的方言。记得上周,我给她讲湘江之战,她很感兴趣,对蒋介石恨得咬牙切齿。当我讲到陈树湘宁愿断肠也不愿当俘虏的时候,我看到她眼里噙满了泪水,那是一个普通的老人,发自内心的感动。
后来的一个月里,除了偶尔加班之外,我每天都给婆婆讲党史。有一天,儿子回来拉着我,非要我去院子里“看奶奶讲故事”。儿子拉着我往小区的亭子那边跑去,远远地就看到一群老人围在那里。我悄悄躲在柱子背后,听到婆婆正在给一群老人讲:“中共六大,是我们唯一一次在国外召开的党代会,大家想不想知道是在哪里召开的?”那些老人像小学生一样举手回答,有的说在日本,有的说在苏联。婆婆唱了一句:“莫斯科郊外的党代会,那是中共六大,你我都不能忘!”用的是《莫斯科郊外的晚上》那首歌的调子。这些都是我给她讲的,没想到她不但记得清清楚楚,还能复述出来。那场景真的很感人,我不忍心打扰他们的“党史课”,偷拍了一些照片,叮嘱儿子不要打扰他们,然后悄悄离开了。
我被婆婆的精神感染了,为了能让她学得更多,我每天去找相关的资料,自己先学习,想方设法把那些难懂的概念变为通俗的语言。遇到讲得比较通俗的资料,我就打印出来,还把一些图片也打印出来,给婆婆学习。她越学越有劲,学完就去“传达”给小区里的老人们。小区里听她“讲故事”的人越来越多,有的年轻人和小孩也参与了进去。
经过一个多月的学习,我们基本把党史学了一遍。从近代屈辱史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民族独立与解放;从社会主义建设到改革开放,每一次召开的重要会议,每一次重要的战争,我们几乎都学了一遍。婆婆已经成为小区里的“宣传能手”,社区的工作人员听说后,都很感兴趣,说要给她评个奖、写文章宣传她,但她都谢绝了。
婆婆这么一个普通的老人,如此积极地学习党史、宣传党史,用自己独有的方式为党的百年华诞献礼。我相信,只要每一个人都能有这样爱党爱国的情怀,汇聚成的力量将不可估量。我们要将这些力量转化为前进的动力,在强国之路上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