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春秋楼

激情燃烧的岁月

□赵俊领

我20岁毕业那一年,按照政策被分配到了粮食局的一家下属企业丰源公司工作。它位于西工业园区,是一家粮食收储企业,刚去上班时,公司还附带着种菜、卖菜的业务。

到公司上班的第一天,我居然被它的颜值惊着了。天呐!公司居然拥有五座(南北走向)露天的粮食外垛,每座外垛呈不规则的梯形,南北长约180米、东西宽约40米,中间高四周低,垛脊高处距地面约25米。粮垛的底部用“三七土”夯实,油毡铺底,四周用青砖垒砌。粮食外垛是由散装的小麦堆积而成,周围均用装满小麦的麻袋严严实实地围堵起来,以防止小麦向四周流散。一麻袋小麦有90公斤左右,需要两个人一组把麻袋一层一层垛上去。垛麻袋是个技术活,首先要把装满小麦的麻袋用细麻绳缝上口,然后把麻袋口朝内像垒墙一样一层层交叉压着垛起来,就像垒墙一样笔直笔直的,不能把麻袋给垛歪了。垛麻袋需要两个人的默契,一袋小麦往哪儿垛,两个人心里想的得一样,要不然就费劲了。最后麻袋垛得有五米高,相互间压得结实而又致密,小麦一粒不撒,麻袋一个不掉。在扔上去时需要猛劲,也需要巧劲,但无论如何得有一把子力气。垛得比较高时需要三人配合,节奏同步,用的劲大小也得合适,嘴里喊着“一二三”,麻袋嗖嗖地往上撂。在这里搭班干活必须得卖力气,任何一个人不下力,这活就干不成,更重要的是今天不下力,明天就没人和你一起干活了。比较壮的劳力有时会一个人用肩扛,不过这需要长期的历练。也就是在那几年,我在劳动中提高了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自我境界升华了,体验了人生的价值。

在蔚蓝色的天空下,金灿灿的小麦像那数不清的黄宝石一样,金光四溢。一阵微风吹来,麦浪滚滚,仿佛置身在一片无垠的金色世界里。黄澄澄的麦子,籽粒饱满,在阳光下生机勃勃,飘散出醉人的芳香,翻腾着滚滚的金波。

由于我在公司表现得比较卖力,被领导分到了粮食保管科,在队长的带领下,直接上了外垛工作。队长是一个叫明哥的,40多岁,国字型脸,身材高挑又壮实,讲起话来是个大嗓门。粮垛的上层是用两层绿色厚实的塑胶篷布覆盖着,天气晴朗时,我们就把篷布拉开,让小麦曝晒在阳光下,晚上或将要下雨时则把塑胶篷布盖上。平时的工作除了拉盖篷布外,还要用仪器给粮食测测温度,填写一下档卡,或者用类似钎子的仪器探一下粮垛底部的粮食有没有结块或者变质。艳阳高照时,在队长的指挥下,二三十个人一起爬上粮食外垛,他高声喊着口号“大家——加把劲啊!”我们齐声映着“大家鼓鼓气呀——嘿呀!”一起用力把沉重的篷布向外垛的顶部和另一端拉去。在炎热的夏季,我们喘着粗气,汗水随着脸颊流下来。那一刻就连揩一下汗水的时间也没有,我们扯开嗓子在嘹亮的号子声中迈着坚实的步伐向前走去,甚至有时还会跑起来,就像在粮堆上翩翩起舞……

结束一天的工作后,工人们都下了粮垛,这时的我们几乎都成了熊猫脸。队长走了过来,敞开嗓子嚷道:“嗯,我简单说几句啊,咱们保管人员是在全单位百十号人中挑出来的,都长着一副好身体。听说你们新来的几个人文化程度都不低,不是大专就是本科。不过,你们在我手下干活,不准耍奸偷滑,一切要按规章制度来。”我们几个新来的都瞪大眼睛认真地听着队长讲话,老工人们谁也不听,正抓紧时间过着烟瘾。他们一边抽烟,一边说笑,屋子里一片嗡嗡声。会后,我们回到四个人一间的宿舍,开始换下工作服,磕倒鞋子里硌脚的麦籽,然后在水龙头下洗一把脸和头发。

在这个每天和粮食打交道的地方,工友们也讲究不了那么多,吐痰像子弹出膛一样,时不时地还有人讲上一段荤段子。其中有一个工友,说起话来有点儿女人腔,有的人就开起了玩笑,他竟然被人叫成了“花姐”。这个工作环境,让刚参加工作的我心绪有点儿纷乱。虽然之前有过一些在农村吃苦受罪的经历,但是我明白这里或许就是我此生都要奋斗地方。我知道这里需要的是吃苦、耐劳、勇敢和团结合作的奉献精神。这里不需要弱者,要的是吃钢咬铁的男子汉!到了二十出头的这个年龄,人就有了自尊心,再艰难,也得打起精神,准备承受人生的考验!

倏然间,时间来到了7月份,已是盛夏时节,公司开始了一年一度的收粮工作。清晨6时,太阳刚刚升起,运送粮食进库的车辆已井然有序地排起了长龙。7时左右,安保人员开始认真登记外来车辆的信息,安全巡查员指挥疏通车辆,保证库内交通畅通。接着质检员开始逐车抽取样品,有条不紊地进行分样、秤取容重,测量水分。粮食达到合格标准的,地磅人员对过磅车辆进行准确过磅、称重,确保数量真实可靠。遇上不合格的粮食,要向运粮司机解释不能入库的原因。然后我们保管员在收粮现场仔细核对入库流转单,由七八个人解开盛装粮食的麻袋,把小麦倾倒在传送机上,直接运入粮仓。一天下来,脊背上的衣服是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口腔和鼻孔都填满了尘土,这是整个收粮环节中最重的活。在粮仓的另一端,还需要几个人清扫散落在粮堆表层的秸秆或者其他杂质。从清晨到深夜,我们一群人毫不停歇地在收粮现场忙碌着。

这是一个整天与粮食和尘土打交道的地方,对于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小伙子来说,这是我安身立命的地方,内心弥散着欢欣而温馨的情绪。一切都是那么新奇,无论前方的路有多坎坷,都相信自己会带着对生命的悲悯与祝福一路走下去,用勤劳双手实现青春的美丽,在劳动中创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