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墩苗到基层已三月有余,对基层工作的感受从模糊到清晰,从远观到实战,体会越来越深刻。尤其是参加疫情防控工作以来,基层工作之三昧,已深有体会。
如果基层的工作有味道,首先应该是“苦”。辖区内背街小巷多,道路四通八达,人口流动性大,要跑遍全镇14个社区那11条主干道、72条次干道和162条背街小巷,平均每人每天最少步行10公里,大部分班子成员每天24时之前都在岗在位。始终战斗在工作一线的,还有经过化疗依然坚守值班岗位的“铁娘子”支部书记,骑着三轮车走街串巷宣传的七旬老党员,捐款捐物、义务宣传的老年志愿者,坚守防控一线30个卡点24小时值守的民警和大学生志愿者,不顾小家顾大家的巾帼抗疫队……
如果基层的工作有味道,让人记忆深刻的还有“辣”。因为人员成分复杂、人口流动频繁、老旧小区多等因素,出现一些问题,一位支部书记和镇里干部受到诫勉和提醒谈话。召开党委扩大会议,让大家记住这个“辣味”,从严从细从实要求,建立专门督导督查队伍及时督促和提醒,并将各个社区好的做法及时推广。记住辣味,出出汗,轻装上阵,抗疫工作更有成效,几条经验做法受到领导肯定,其他乡镇也积极借鉴和推广。
如果基层的工作有味道,还有一种就是“酸”。抗疫一线的有的同志,母亲去世只能在隔离点鞠躬道别。镇里的干部到了22时很不好意思地跟我“请假”,因为家里的孩子生病住院两天,一直是亲戚照顾,想见爸爸。一位同志在路上处理紧急情况到凌晨1时,看看微信朋友圈才想起昨天是自己的生日。一位在核酸检测现场为医护人员跳舞的小女孩,还没有跳完,现场掌声不断,两位医护人员已是泪眼婆娑。
如果基层的工作有味道,最后一种就是“甜”。镇里的医疗队从禹州撤出,群众自发欢送,现场掌声雷动那一刻,他们说,再苦再累也值得。群众的微信朋友圈、抖音都在为我们点赞,为我们加油。在社区里碰到一位80来岁的老人,一直:“党好,政府好!检测上门、送菜上门,你们真辛苦,我们感觉很安全!”给社区和卡点值班人员送饭、送口罩、送茶叶、送方便面的群众越来越多,义务宣传员、劝导员、值守员越来越多……空前密切的干群关系,让疫情防控阻击战真正成为党组织动员、党员带领的全民战“疫”。
基层的工作,苦辣酸甜都有。这就是基层的味道,更是奋斗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