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健康许昌

生命的守护者

——记许昌市人民医院麻醉科主任康西斌

康西斌在“父母课堂”上讲课

□本报记者 张炜华 文/图

“分娩疼痛会引发很多不良影响。那么,分娩一定会有难以忍受的疼痛吗?”3月12日上午,在许昌市人民医院的“父母课堂”上,许昌市人民医院麻醉科主任康西斌尽管右手因骨折打着石膏,还是给在场的孕妇及家属详细讲解了硬膜外分娩镇痛,为孕妇们打开了一扇“分娩镇痛”的窗户。

“分娩镇痛是麻醉应用于镇痛医疗的一种。”康西斌说,与麻醉打交道近40年,他见证了麻醉在医学应用上的发展——从解决外科手术“不敢”和“不能”的问题,到广泛应用于镇痛诊疗、舒适化医疗。

康西斌与麻醉结缘,源于小时候的一个愿望。小时候的康西斌经常生病,每次医生给他打针,他都觉得非常疼。“那个时候,我就想,长大了当个不让患者疼的医生。”康西斌笑着说。后来,他果然成为一名医生,又于1980年入伍,在部队医院从事麻醉工作。

很多人觉得,麻醉医师就是打一针让患者感觉不到疼痛。其实并非如此,麻醉医师承担着生命守护者的重任。从手术预约到术前访视,从术中抢救到术后随访,每一台手术的背后,都离不开麻醉医师殚精竭虑的付出。特别在外科手术中,患者的心率、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可能瞬间变化,就需要麻醉医师使用用血管活性药、调整呼吸参数等手段进行调节,以确保患者能够在手术的“创伤”中活下来、活得好。因此,医疗界有个共识——手术医师治病、麻醉医师保命。

多年从事麻醉事业,康西斌的麻醉技术得到同事们的称赞和患者的肯定。

“他的技术非常纯熟,比如做腰麻,他从来不要求患者摆标准体位。”许昌市人民医院麻醉科护士长董保芳告诉记者,在准备麻醉的时候,康西斌常常鼓励患者不要紧张,躺一个自己觉得舒服的体位就可以。

2012年12月26日,康西斌对这个日子记得非常清楚。那一天,许昌市人民医院举行迎元旦晚会,麻醉科的节目压轴。刚表演完节目,康西斌就被叫走了:“有个患者要做脑干肿瘤手术,北京请来的专家主刀,点名要你负责麻醉。”见到康西斌,主刀专家说:“你来了,我就放心了。”这一句话,康西斌一直记到现在。自那以后,康西斌更加专注于麻醉,决心做一个无论面对何种手术都可以让手术医生放心的麻醉医师。

不仅如此,康西斌还勇于创新,开展了外周神经阻滞麻醉、老年危重患者麻醉、有创静脉穿刺及动脉检测、体外循环手术麻醉等新技术,以及无痛胃镜、无痛肠镜、无痛人流、无痛分娩等新业务。

一位110岁的老人需要手术,虽然手术难度不大,但因为患者是罕见的超百岁高龄,麻醉时存在很大风险。“既不能让老人受罪,又不能让老人和家属失望。”康西斌说,经过慎重选择,采用合适的麻醉方式,最终为手术的成功提供了保障。

作为科室主任,又是“老前辈”,康西斌对年轻人才的培养非常上心。康西斌常说,他们不仅是医务人员,还是儿女、父母,承担着养家的责任。为了鼓励科室人员外出学习、进修,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康西斌打破奖金分配常规,科室人员在外出进修学习期间,按照科室平均奖为其发放奖金。“毕竟,他们外出进修学习能带回更好的技术,增强的是科室、医院的实力。”康西斌说。

康西斌会陪每一个新顶班人员值前几个夜班,会记得每一个科室人员的生日并在生日当天第一个发送祝福信息,会陪着节假日值班的科室同事度过春节、中秋节……

在他的带领下,许昌市人民医院麻醉科成为一个人人争先、非常团结的科室,为该院的手术、镇痛诊疗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安全保障,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