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健康许昌

暑假,这些意外伤害要警惕

每年暑假,都是儿童溺水等安全事故的高发时期。许昌市中心医院院前急救主任韩永旭提醒,家长要提高警惕,增强安全意识,堤防意外伤害,尤其要重点防范儿童溺水、车祸、高空坠落及意外中毒等事件。

溺水

溺水是暑期儿童最常见的意外伤害之一。因此,家长在带孩子玩水时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防止溺水的发生。游泳前,先做好热身运动,以防肌肉抽筋。当感觉自己在游泳时发生抽筋等不适症状或其他意外情况时,千万不要惊慌,应尽量使用未抽筋的身体部位帮助浮出水面,再进行呼救。

“对于溺水的孩子,倒背控水不仅会耽误黄金抢救时间,还会导致溺水者胃内容物排除,增加误吸入肺部的风险。”韩永旭说,当孩子离开水面后,首先,应立即清除其口、鼻腔内的水、泥沙和污物等。其次,解开孩子的衣扣、领口、腰带,保持其呼吸道通畅。最后,检查孩子的反应和呼吸状况:如果孩子没有反应,但有呼吸,则将其头偏向一侧,就地平躺;如果呼吸微弱,马上进行人工呼吸;如果没有呼吸,也没有大动脉搏动,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外伤

外伤也是孩子暑假里常见的意外伤害,比如膝盖擦伤、手指被门夹伤、头面部撞伤、面部划伤等。

如果孩子出现皮下血肿,要在24小时内冷敷,如果血肿体积没有持续增大,就可以用热毛巾外敷。有些血肿会持续增大,主要是有比较大的血管破裂导致的,这时不要试图通过揉搓和按压血肿等当时将其摁下去,而要通过冷敷来使血管收缩达到止血的目的;如果长时间不吸收,也可以去医院尝试穿刺抽吸血肿。

如果孩子出现伤口,要对伤口进行消毒后,根据伤口情况选择是否包扎。“有的人说,伤口不能包扎起来,否则就不透气了,要晾在外面风干,等结痂了,就马上会好了。这种说法不完全对。”韩永旭说,我们平时说的伤口露在外面透气,就是专业上说的“暴露疗法”,针对的是比较浅的伤口,如果伤口比较深,还是要通过使用药物和敷料进行包扎治疗。

如果孩子外伤情况严重,家长要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

烧烫伤

当孩子出现烧烫伤时,要牢记急救五字诀:冲、脱、泡、盖、送,即用流动的水冲;不要强行脱衣服,可以用剪刀剪开;创面要泡在冷水当中,但不要用冰水,防止冻伤;等到全部冷却以后,用干净的布盖住创面;然后送医院。“如果皮肤起泡或破皮,无法冲洗的时候,建议浸泡;无法浸泡的时候,建议冷毛巾湿敷,也就是冷敷。”韩永旭提醒,孩子烫伤后千万不要使用涂酱油、涂牙膏这些“小偏方”,这样会引起伤口感染。

异物卡喉

异物卡喉对于孩子来说,有时候是致命的伤害。

对于儿童来讲,常见的卡喉异物有花生米、豆类、瓜子、硬币、鱼刺、枣核等。异物卡喉后,如果孩子脸色青紫、喘不过气来,可能是出现了大气管阻塞,应马上将异物排出。对1岁以下的宝宝,家长可以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让宝宝趴在家长前臂,依靠在家长腿上,头部稍向下前倾,在其背部两肩胛骨间拍背5次,再将宝宝翻正,在宝宝胸骨下半段,用中指及食指压胸5次,重复上述动作直到异物吐出。

如果宝宝已能独立站稳,家长可用双臂从身后将宝宝拦腰抱住,同时右手握拳,顶住其上腹部,左手则按压在右拳上,然后用力向上、向后,猛烈而迅速地挤压其上腹部,压后随即放松,可以反复数次,直至异物排出。

动物咬伤、抓伤

孩子被猫、狗等动物咬伤或抓伤后,应马上彻底清洗伤口,切忌不对伤口进行任何处理就直接涂药水、包纱布。一般动物咬的伤口是外口小、里面深,因此冲洗应尽可能把伤口扩大,并用力挤压周围组织,把伤口上的动物唾液、血液冲洗干净。如果伤口出血过多,应立即止血,再送医院急救,并且一定要尽快接种狂犬疫苗。

误服药物、毒物

如果孩子误服药物或毒物,家长首先要了解究竟服了什么,然后根据其种类判断如何进行应急处理。

某些药物的不良反应或毒性小,如维生素类,吃错或多吃一两片,问题不大。但有些药物,如安眠药、退热药等,儿童多吃了会出现昏迷、心跳加快,甚至出现休克,危及生命。一些外用药品大多具有毒性及腐蚀性,误服后一定要及时处理。

如果孩子误服腐蚀性液体,可立即喝牛奶、豆浆;误服强碱药物,可立即喝食醋、柠檬汁、橘汁等;误服强酸药物,可服用肥皂水、生蛋清,以保护胃黏膜。如果孩子误喝了碘酒,可立即喝米汤、面糊等淀粉类流质,以阻止人体对碘的吸收。

“处理后要及时将孩子送往医院就诊,最好带上装药物或毒物的瓶子及呕吐物。”韩永旭提醒。

□本报记者 张炜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