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就业创业

提升职业技能 助力养老服务业发展

本报讯(记者 胡晨 通讯员 张宇)今年以来,市人社局以“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为契机,加大对养老服务业职业技能培训的政策支持、项目建设、校企合作、社会参与力度,我市养老服务业职业技能培训规模日益扩大,培训工种更加丰富,培训质量持续提升。

自“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市人社局及时出台相关政策,印发《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作方案》,明确“康养照护”技能人才培训专项任务,以居家社区养老体系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养老服务、健康照护、医疗照护等职业技能人才培训。该局大规模开展补贴性培训,今年已在全市开展养老服务业补贴性培训3765人,培训对象主要是来自农村转移劳动力和城镇失业人员,养老服务从业人员队伍专业化水平持续提升。该局加强民办培训机构建设,大力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社会化培训,目前全市承担补贴性培训任务的66家民办职业技能培训机构中,有46家设立有养老服务业从业人员技能培训相关专业,占民办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总数的70%,实现了县域全覆盖,培训职业工种涵盖养老护理员、家政服务员、保健调理师、保健按摩师、健康照护师、健康管理师、公共营养师、营养配餐员、医疗临床服务员等9个职业工种。该局加快推进评价机构建设,目前全市已有8家社会评价机构开展养老服务类职业工种评价业务,基本满足社会需要;指导5家养老服务机构申报并获批企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开展职工技能等级认定1935人。为打造“鄢陵康养”人力资源品牌,我市计划打造3个康养行业小镇和6个康养示范社区,每年拟完成康养行业技能培训800人次以上,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000万元扶持康养行业创业实体,带动行业内就业400人以上。

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局将持续高质量推进养老服务技能人才培训,引导技工院校科学设置养老服务相关专业,扩大招生规模,丰富持证种类;坚持“应备尽备”原则,全面推进我市养老服务机构备案企业评价机构,积极开展从业人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会同民政、卫健部门联手打造养老服务业人才培养基地,面向养老服务机构职工开展岗前培训和脱产培训,面向社会就业重点群体开展订单式和项目制培训,推动养老服务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