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合作之旅:
聚焦产业项目,深化经贸合作
开放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也是许昌繁荣发展的必然选择。
经济全球化与贸易保护主义叠加的大背景下,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加快构建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机遇与挑战并存,开放的许昌如何再创辉煌?
许昌决策者的回答坚定有力:以更加宽广的思维眼界谋划开放新思路,以更加精准的对策措施构筑开放新格局,以更加高效的体制机制争创开放新优势。
此次,许昌市经贸代表团围绕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领域,拜访了欧洲三国的企业界、经济界人士,开展了一系列招商推介活动,促进在谈项目加速落地,推动在建项目尽快投产增效,持续扩大许昌与德国等欧洲国家的经贸合作交流。
4月14日至18日,刘涛一行赴德国开展经贸对接活动。
在德国普赫姆汽车技术有限公司,刘涛介绍了许昌市汽车零部件、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产业发展情况,提出以长葛市普赫姆汽车技术排气系统生产基地项目落地为契机,诚邀普赫姆公司来许考察,推动双方在汽车电子、氢能汽车等领域开展深入合作。
在阿格亚集团,刘涛一行与孙守刚副省长一道参观了阿格亚电池外壳生产线和工装模具生产线,与阿格亚集团董事长举行座谈,明确了阿格亚集团在襄城县投资建设阿格亚轻量化车身项目的广阔市场空间,坚定了双方的合作信心。
在百菲萨集团,刘涛走进集团总部,就推动中国铝盐渣处理技术转型升级和长葛市百菲萨铝灰项目合作进行深入洽谈,并邀请百菲萨集团来许考察,推动循环经济产业项目尽快落地。
在德国柏林,许昌市举办了中国(许昌)—德国经贸合作交流会,刘涛在致辞中说,中德合作关系源远流长。近年来,许昌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大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与德国、法国、东盟等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长期经贸合作关系,形成了多层次、多渠道的全方位开放格局,希望能与更多欧洲企业在经贸、产业、人文等方面加强深度对接,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实现共赢发展。许昌市将坚定不移实施开放带动主战略,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为欧洲企业在许昌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4月19日、20日,刘涛一行赴法国开展经贸对接活动。在勒普莱西—罗班松市,许昌市代表团与该市政府积极对接两市在经贸领域的合作。在圣戈班集团,双方就进一步加强建筑材料、新材料等领域合作进行了深入交流。
在瑞典,刘涛一行先后到伊格勒萨生命科技园、北欧规模最大的科技园区——易迪恩科技园区考察,推介许昌优势特色产业,进行沟通交流,探讨合作机会……
“此次考察行程紧凑、活动密集、机会难得。我们抓住机会,马不停蹄与欧洲企业家加强沟通、加深了解、深入对接,探讨用‘德国技术’对接‘许昌制造’的更多可能。”参与考察的河南金阳铝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尚军伟说。
在赴欧考察期间,许昌市与德国联邦经济发展与对外贸易协会签署经贸合作协议、与德国德中交流协会签署合作备忘录,并向德中交流协会主席刘国胜、瑞典伊格勒萨营养科学有限责任公司亚太区市场总监嘉斯蒂娜·廖颁发招商引资顾问聘书,共同推进许昌对德(欧)合作工作迈向更高台阶。
共赢之路:
提升招商实效,上演连台好戏
新一轮开放之潮,正在莲城大地涌动。
位于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的德仕堡项目,是许昌市对德合作的重点建设项目,占地面积2.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将建设各类楼宇14栋,集德国特色的商业、文化、餐饮美食于一体,着力为德国企业和人才提供德式生活配套服务。如今,这座“德国城”初露芳姿,洽谈的德国品牌商户逾20家。
自许昌市启动中德合作项目以来,全市对德合作持续提速扩容,一出出好戏接连上演。
——推动了产业转型升级。许昌市引进德国先进的技术设备、管理理念,嫁接许昌再生金属、电力装备等先进制造产业,提升技术水平,助力转型升级,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促进了对德贸易发展。许昌市不断开拓德国等欧洲市场,着力加强进口,实现双向贸易互动平衡。
——提升了职业教育水平。许昌市学习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先进经验,加强对接交流,提升职教水平;许昌学院、许昌职业技术学院与德国达姆斯塔特应用技术大学,许昌电气职业学院与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在职业教育方面开展合作,定期组织研学交流活动。
——推动了友好城市合作。许昌市以经贸合作为纽带,增强互动交流,推进与德国友好城市在文化旅游、城市建设等方面的合作,国际交往的“朋友圈”越来越大。
合作共赢,蓄势谋远。许昌将唱响开放与发展的时代主旋律,开拓创新、担当奋进,打造“重商、亲商、安商、富商”的最佳“洼地”,迎接开放发展新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