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汉杰 通讯员 殷康焕 郑钧一)“您的热心调解和帮助,不仅化解了我们之间的借贷纠纷,而且维护了我们之间多年的友情。”近日,家住市区西关街道办事处的郭某和马某向给他们提供调解帮助的调解员表达了谢意。
2019年10月,马某到郭某开的鱼店打工。随后,郭某以门店经营困难为由向马某借款6万元,加上之前所欠的5000元,郭某共欠马某6.5万元。郭某向马某出具借条,并约定了利息。然而,两年多来,郭某一直未履行约定。无奈之下,马某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将案件移交至魏都区西关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
受理案件后,西关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立即组织调解员进行诉前调解。为妥善处理纠纷,调解员采取以案释法方式,面对面向郭某宣讲相关法律规定,教育引导他要守信用,及时履约,并告知不履行义务产生的不利后果。在调解员的引导下,郭某主动向马某道歉,并告诉马某愿意偿还债务,但因目前家中困难,希望能缓一些时间偿还。
看到双方僵持局面出现转机,调解员抓住机会赶紧做马某的思想工作。在调解员的热心调解下,双方最终达成了调解协议,郭某于2024年5月前一次性偿还马某借款本金6万元、工资5000元、利息5000元。至此,这起因民间借贷引发的纠纷得以圆满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