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炜华
8月24日,记者见到许昌市妇幼保健院儿科病区主任孙小野的时候,他刚刚结束查房,正在耐心地向一位重症手足口患儿的家长介绍患儿病情:“孩子现在已经不发烧了,皮疹也减退了,再过两天应该就能出院了。出院后要避免去人多的地方,特别是公共场所,一定要注意防护……”
虽然是一名男医生,但面对患儿和家长时,孙小野总是“温柔似水”——事无巨细,交代得清清楚楚;重要的事,不厌其烦地交代一遍又一遍。患儿家长经常这样评价他:“孙医生是个温柔的人呢,而且特别负责任。”
在孙小野看来,孩子的健康是第一位的,他愿意为守护孩子健康付出一切。
曾经有一个出生53天的宝宝,因呼吸急促、点头等症状辗转几家医院,未查明病因。最终,家人抱着一线希望找到了孙小野。经过检查,孙小野诊断患儿为胸腔积液导致的呼吸困难,且极有可能是非常少见的乳糜性胸腔积液。乳糜性胸腔积液常因胸导管堵塞或破裂造成,且很可能会导致急性心脏压塞,有猝死可能。
患儿家长又带着孩子到郑州、北京等地就诊,孙小野依然关心着孩子的情况,经常督促家长及时诊治。最终,郑州、北京等地医院的诊断结果与孙小野的判断一致。郑州和北京的专家感叹道:“能把这么少见的病诊断得这么准确,你们当地的医生真的很厉害。”
孙小野的精湛医术让患儿家长看到了希望,他强烈的责任心更是令家长备受感动。等孩子出院后,家长专程到许昌市妇幼保健院,为孙小野送上了一面锦旗,以示谢意。
“作为医生,首先要做的就是给患儿看好病。所以,医术是立身之本。我们只有不断提高技术水平,才能不辜负患者的信任,守护孩子的健康。”孙小野告诉记者。
在这背后,是孙小野不断攀登技术高峰的刻苦钻研与辛勤付出。
孙小野曾经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工作过很长一段时间,也曾经被医院派到北京儿童医院重症监护室进修学习一年。这些经历不但让他积累了丰富的儿科急危重症救治经验,而且开阔了他的视野,让他对少见、罕见、复杂儿科疾病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研究。他曾多次在国家级、省级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两次获得许昌市科技进步奖。
既精研医术,又诚于医德。多年的临床工作,使孙小野练就了许多与小朋友相处的“秘诀”。
在孙小野的口袋中,常常会装着一些糖果,遇到孩子哭闹不肯就诊的时候,他会用糖果耐心哄孩子。他还会轻轻地拍拍孩子的背或捏捏孩子的耳朵,用身体的温柔接触,让孩子放松下来。
“其实也没啥‘秘诀’,归根到底就是要有爱心、耐心,把患儿当成自己的孩子就好了。”孙小野笑道。
孙小野常说,和患儿相处时,要发自内心地爱孩子,才能赢得孩子的信任和配合,也才能给孩子最恰当的治疗。很多孩子不会描述病情,儿科医生要细致、耐心地向家长询问孩子的病史,并对孩子做仔细全面的检查,才能精准地找到病因。
从医十几年,经历过酸甜苦辣,但孙小野认为自己收获更多的是快乐和幸福。孙小野和妻子都是医务工作者,他希望自己的儿子将来能成为一名医生,因为“医生是高尚的职业,不仅能救命,而且可以挽救一个家庭”。
“孩子是希望,是未来。为孩子的健康保驾护航,我无怨无悔。”孙小野坚定地说,他要为自己热爱的职业奉献终身,要用行动践行一名医者的初心和使命。
路途虽远,但此行不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