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版:综合

从排座位到选座位 思路一变天地宽

市文化街小学教师 罗菲菲

长期以来,排座位都是班主任亲力亲为、包办代替的。从一个角度说,排座位是班主任的权力,而从另一个角度看,这其实是班主任的一项沉重的负担。

有没有一种比较好的排座位解决方案,可以让班主任摆脱困扰?带着这个想法,我做了两次改革,不能说圆满成功,至少有了一些思考,也取得过一些阶段性成果。

用制度代替说教,以规则规范行动。在班级管理中,制度的作用至关重要。有了制度,可以让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也克服了班主任人性的弱点,省去了一遍遍重复的解释、说教,体现了公平、公正。

根据班级情况,我们拟定了如下几条调座位准则:

1.每两周滚动调换一次座位,每个人每个座位都会坐到。2.调座位不考虑视力和身高等问题。3.和同桌要友好相处,相互帮助,共同进步。上课不能有交头接耳等违反课堂纪律的行为。如若出现矛盾,学会和平解决,解决不了的及时告诉老师。4.如果上课不专心听讲,经常被老师批评,对周围同学造成不良影响,老师会根据情况对学生的座位进行单独调整。

制定这些规则的最大好处,班主任在排座位的问题上就有了依据,说话也有了说服力,阻力大大减小。后来在此基础之上,我做了进一步的改革。

利用奖励机制,自选座位。结合班级实行的优学币积分制度,把座位选择权为一种新奇的奖励手段。学生平时在学校的作业、课堂发言、纪律、劳动、卫生、行为习惯等方面表现良好,会获得相应的奖励卡,三张奖励卡可兑换一分优学币。优学币可以用来兑换奖品、奖励、表扬信。在二年级下学期,我新增加了“调座位卡”,20分优学币即可兑换。有了“调座位卡”就可以在每两周一次的滚动调位时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座位坐。

有了这条换座位的新途径——只要好好表现,就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理想的位置,调座位从班主任一手包办变成了总有选择。班级里又掀起了一轮争先争优的热潮,每个学生都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或者让老师看到他的进步,获得奖励,每个人都有机会和权利。

此后,选座位发挥了极好的杠杆作用,越来越多的同学通过努力争取到了座位选择权,这次排座位方法的改变在班级工作的其他方面带来了一连串意想不到的可喜改变。

通过这件事,我发现诸如排座位等老问题完全可以打破思维定式,从一个新的角度去研究,也许就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

座位不是用技巧和小聪明就能科学地排好的,排座位不是博弈,不是和学生斗智,而是基于公正、公平的原则,尊重学生的意愿,排出合理的座次。我所有做过的尝试,只是在践行这些理念。座位问题,小中见大,我希望我的改革尝试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