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文周,许昌实验小学中学原高级教师,知名作家、儿童文学作家,作文理论研究专家、中小学作文辅导专家、“全景作文课堂”创始人。曾任《花果山》杂志主编,许昌市儿童文学学会会长、许昌市校园文学学会会长。先后出版《作文技巧》《中小学作文技法40讲》等语文类图书60余本,出版长篇小说《中国男孩》《中国女孩》等。近年来,又潜心长篇生肖童话的创作中,已出版《鼠王国迁徙记》三部曲《百岁鼠王的荒唐事》等。
状物作文是指对动物、静物、植物、食物、建筑物等所写的作文。景老师在《写景状物作文精品》一书中概括了六种方法,分别是:定点描述法,移步换形法、随时推移法、总分陈述法、点面结合法和借物喻人法。这里选择其中四点进行讲解。
首先,定点描述法。我们观察事物时,所站的那个位置叫点。定点描述就是作者始终站在一个位置上,按照一定的顺序去描写某一具体物体的形状、外观、颜色和结构等。比如,描写一个台灯,作者就处在某一个点上,从上到下或从外到内具体观察描述。由于定点描述多注重一定的顺序,因此写出的文章往往层次清楚,鲜明逼真。比如有一篇叫《文竹》的习作,小作者始终站在一个点上,开门见山点出所写的心爱之物——文竹之后,先总写文竹的惹人之处——“绿”,以及文竹的样子,然后按照时间顺序详写文竹的生长特点。初春,文竹“长出许多嫩绿、纤细的小叶片,显得很茂密”;盛夏,“它婆娑起舞,仿佛向人致敬”;秋天,文竹“还像苍松、翠柏那样挺立着”;冬天,百花已经凋谢,“文竹却依然挺拔、翠绿”。全文条理清晰,描述具体明白,尤其对秋、冬季节文竹的描写更为细致美观。
其次,总分陈述法。所谓“总分陈述法”,就是先在文章开头概括写出事物的某些特点或作者的感受,然后再分段逐层具体描述某一事物的写作方法。按“总分顺序”状物,一般适用于从不同的几个方面描述同一物体的文章。用这样的方法状物,使读者对所写物体既能整体把握,又能部分理解,而且还能让文章内容前后呼应,联系密切。例如课本上《松鼠》一文,先总述松鼠是一种讨人喜欢的小动物之后,接下来从松鼠的形态、松鼠的活动、松鼠的机警敏捷、松鼠搭窝、松鼠的用途五个方面具体分述,不仅勾画出了小松鼠的漂亮可爱,而且还写出了松鼠的生活习性等。先总后分,给人的印象十分深刻。
第三,点面结合法。“点面结合法”指的是在状物的过程中既要有“面”的描述,又要有“点”的刻画,使二者互为补充,和谐统一。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存在着整体和局部、一般和个别的关系,整体是“面”,局部是“点”,点面结合起来描述,文章才能起伏跌宕,富于变化。“点面结合法”适用于对各种事物的陈述描摹。例如要描写一群小鸡,就可以先交代鸡群的状态、数量,这是面,然后抓住几只小鸡重点描述,这是点,结尾还可以回到整体的“面”上。有篇作文《我爱家乡的哈密瓜》,小作者先陈述了家乡的哈密瓜多、受人喜爱等“面”以后,紧接着列举“黄蛋子瓜”“红心脆”和“冬瓜”三个“点”细致描述,然后再回头写“面”,引出“瓜熟蒂落”“先苦后甜”的深刻哲理,点面结合,使哈密瓜更加神奇、诱人。
第四,借物喻人法。借物喻人法又叫“托物言志法”。严格地讲,为写物而写物的文章是很少见的,任何一篇状物作文,都带有作者的主观倾向和感情色彩。也就是说,作者在状物的同时,总要借助某一物体的一些特点来表达些什么,或抒发自己的理想和志向,或提炼出做人或生活的哲理,这就叫借物喻人,或者说托物言志。比如面对雪中的红梅,我们可以“言”不怕寒冷的坚强之志;看到“嫦娥五号”“祝融号”,我们可以“言”科技、航天之志;听到闹钟准时催你起床,就可以言诚信之志。只有找到相似点,才能“言”得准确,才能“言而有信”。
总之,状物作文既有定法又无定法,写作时要根据自己的需要而定。有时候,一篇作文会用到几种不同的写法,关键在同学们各自的把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