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乐学堂

阅读是写作的根基

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但是现在的学生害怕写作。虽然关于写作教学的主张层出不穷,但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师生所面对的难题。元代的程端礼说:“劳于读书,逸于作文”,叶圣陶先生说:“阅读如果做得好,可以不必有什么写作指导”。可见多阅读能解决写作的难题,阅读才是写作的根基。

一、读什么。

首先要读好教材。教材所选文章注重经典性、多样化、文质兼美,包含的主题有自然美景、至爱亲情、学习生活、动物与人、群星闪耀、家国情怀、凡人小事、修身正己、理想信念、读书鉴赏……我们发现写作的内容如此丰富多样,每一个主题都是一个素材宝盒,远远不是只有下雨送伞、生病去医院、考试失利来安慰。我们可以关注自己、自然、社会、历史文化、科技发展、各色人物……从身边小事到世界大事,这好像一下子撤去了挡在学生眼前的手掌,引导学生走向选材的广阔空间,从而练就一双发现写作素材的“火眼金睛”。

第二读经典名著。名著是经过时间的千淘万漉流传下来的,表达主题和写作手法都给人以智慧的启迪,我们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坚持阅读。比如学习《带上她的眼睛》,拓展阅读刘慈欣的《三体》,因为它是科幻小说,极大激发了同学们的想象能力。另外名著里的经典语录也是写作的重要素材。如《杀死一只知更鸟》让我们明白“勇敢是当你还未开始就知道自己会输,可你依然要去做,而且无论如何都要把它坚持到底”。这些富有哲理的语录积累多了,学生的语言功底就会更加深厚。

第三读新闻事实。每天面对生活中发生的各类事情不能熟视无睹,我们应该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渠道阅读,可以通过报刊、微信、学习强国、电视等渠道了解相关信息。比如在抗击新冠疫情中涌现出的一个个感人的瞬间,北京冬奥会上运动员的表现及其背后的故事等,这都为学生写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第四读优秀作文。读作文不是去背诵,而是通过阅读丰富自己的积蓄,根据需要进行甄别挑选,找到最能表达主题的素材,用最合适的形式给表现出来,然后反观自己的作文在选材、思维、语言等方面的不足,从而加以修改完善。

二、怎么读。

首先要学会分析、归纳、提炼。有的同学读了很多书,写作时不会运用,主要原因就是少了这一步。郑桂华老师进行作文教学时,就是先收集整理大量中外名家的文章节选,把不同作者写出的相同主题的文章放在一起,让学生在保证大量阅读的同时进行有效地深耕细读,然后再进行写作。如景物描写是学生在写作中经常遇到的,我们把课文和相关名著进行整理,发现有日月星辰、湖光山色、名胜古迹、春夏秋冬、花草树木……我们只需要变换场地,融入自己独特的情感,抓住景物的特点即可。

其次引导学生阅读中进行思维训练。王力说:“学生写不好作文,主要是逻辑思维能力不好,不能把事情和道理说清楚。教师要有意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无论阅读什么内容都要让学生进行思考、分辨、反思,研究作者是怎样想的,然后说自己的想法,这是提升学生思维的一条有效路径。比如阅读一篇评论性的文章,要分析这篇文章为什么提出这个问题,使用了哪些论据,段落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怎样进行推理和得出结论的。

曹文轩老师强调“阅读和写作的关系就是弓和箭的关系”。箭能不能射出去、能射多远,弓的强劲,积蓄的力量非常重要。因此我们只有抓住问题的根本,才能破解写作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