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小记者乐学堂

名师大讲堂之崔广立谈心理

崔广立简介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访问学者、河南大学心理学硕士、许昌学院教育学院实验中心主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沙盘及绘画心理分析导师、河南省“国培计划”项目培训专家、许昌市首届科普专家、许昌市新长征突击手、许昌学院首届双师型教师、优秀教师、师德标兵、学雷锋标兵、“张丽莉”式优秀教师。

近20年来,从事心理学专业的教学和心理咨询师培训及督导工作,主持和参与省级、厅级课题二十余项,编写著作和教材《心理咨询与治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等。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与罗森塔尔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 Effect),也翻译为“毕马龙效应”“比马龙效应”等,与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在小学教学实验中的结果相互印证,因此也称“罗森塔尔效应(Robert Rosenthal  Effect)”或“期待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源于一则美丽的古希腊神话故事。塞浦路斯的国王皮格马利翁是一位有名的雕塑家。他精心地用象牙雕塑了一位美丽可爱的少女。他深深爱上了这个“少女”,并给他取名叫盖拉蒂。他还给盖拉蒂穿上美丽的长袍,并且拥抱它、亲吻它,他真诚地期望自己的爱能被“少女”接受。皮格马利翁每天都真诚地凝视着它,并且不断地祈祷和相信它真的会成为一位“少女”。终于有一天,雕像发生了变化,它的脸颊慢慢地开始变得红润和有色泽,它的眼睛开始释放光芒,它的嘴唇缓缓张开,露出了甜蜜的微笑。盖拉蒂向皮格马利翁走来,她用充满爱意的眼光看着他,浑身散发出温柔的气息。不久,盖拉蒂开口说话了,它真的变成了一位美丽的“少女”,并且最后成了皮格马利翁的妻子!

“皮格马利翁效应”留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强大的影响力,能够让人的行为变得更加主动和积极。当一个人获得另一个人的信任、赞美时,他便感觉获得了支持和力量,从而增强了自我价值感,变得更加自信、自尊,获得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并会尽力去达到对方的期待,以避免对方失望,从而维持这种支持力量的持续性。

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而这种暗示,正是让我们梦想成真的基石之一……

人们从皮格马利翁的故事中总结出了“皮格马利翁效应”:期望和赞美能产生奇迹。但是对这一效应做出经典证明,并使它广泛运用的是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他的助手们。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克布森(Rosenthal,R.和Jacobson,L.)开始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实验研究,于1968年发表了研究成果《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一书。他们在奥克学校(Oak School)所做的一个实验中,先对小学1—6年级的学生进行一次名为“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实为智力测验。然后,在这些班级中随机抽取约20%的学生,并让教师认识到“这些儿童的能力今后会得到发展”,使教师产生对这一发展可能性的期望。8个月后又进行了第二次智力测验。结果发现,被期望的学生,特别是一、二年级被期望的学生, 比其他学生在智商上有了明显的提高。这一倾向,在智商为中等的学生身上表现得较为显著。而且,从教师所做的行为和学生的反馈中可知,被期望的学生表现出更有适应能力、更有魅力、求知欲更强、智力更活跃等倾向。

正是教师对学生的期待,才使教师和学生都产生了一种努力改变自我、完善自我的进步动力。这种企盼将美好的愿望变成现实的心理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期待效应”。它表明: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功,但是能不能成功,在某种程度上也取决于周围的人能不能像对待成功人士那样爱他、期望他、教育他。

人类本性中最深刻的渴求就是赞美。每个人只要能被热情期待和肯定,就能得到期望的效果。你期望什么,你就会得到什么,你得到的不是你想要的,而是你期待的。只要充满自信的期待,只要真的相信事情会顺利进行,事情一定会顺利进行。相反,如果你相信事情不断地受到阻力,这些阻力就会不断产生。成功的人都会培养出充满自信的态度,相信好的事情会一定会发生的,结果就会有好的事情不断发生……那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发自内心的去相信、鼓励我们的孩子,期待着他们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