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健康许昌

注意力不集中是因为患有多动症吗?

■记者 刘地委

读者郭女士:我儿子今年7岁,读小学一年级。上个学期,老师反映他上课时老是走神,注意力不集中。我担忧孩子患了多动症。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患有多动症?

许昌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专家魏秀芳回复,心理学上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前者是自然发生的注意,后者是自觉有目的性的注意。孩子5至6岁时,才能全神贯注,较好地控制注意力,但时间仍短,只有15分钟;7至10岁时,控制注意力的时间为20分钟;12岁后,控制注意力的时间延长到30分钟左右。

幼儿园教学相对轻松、活泼。孩子上小学后进入正规学习,有些孩子不适应就会出现上课走神的现象。7岁的孩子脑功能还不成熟,神经系统的内抑制能力还有待提升,上课注意力不持久,易被外界新鲜事物吸引,可视为正常现象,家长不必担心。另外,疲劳、睡眠不足会引起短暂的注意力不集中,一旦改善,便可恢复正常。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注意力不集中的毛病会自然消失。

多动症又称多动综合征,是儿童常见的一种以行为障碍为特征的综合征。小儿患多动症会出现以下症状:活动过多。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但如果孩子不安宁、喂食困难、难以入睡、易睡或难以唤醒就有多动的倾向。有的孩子上学以后上课不能专注地听讲,常用手敲桌子、跺脚;平时不能专注看电视,爬上爬下,这种活动是无目的性的。

注意力不集中。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会随年龄增长而增长。而患多动症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会表现得尤为突出。他们不能专注一件事,做事常表现为有头无尾、丢三落四。

冲动。患有多动症的孩子做事不考虑后果。比如,他要喝水,拿起水就喝,不会考虑水是凉的还是烫的;在教室里喊叫不考虑是否影响纪律。

学习困难。多动症孩子在智力发育上存在一些障碍。有的孩子存在感知障碍,造成阅读困难。有的孩子由于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产生运动协调困难,导致不会系鞋带,写字、画图等困难。其实,患多动症的孩子智力都是正常的,只是由于大脑功能发生轻微障碍而出现行为异常。目前,对于多动症,医生会综合药物、心理、家庭、行为多种治疗方法,以达到良好的治愈效果,帮助孩子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