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亮
我的奶奶虽然未进过一天学堂,在我眼里却是精通古今的,甚至还能阅读诗文。据奶奶讲,过去的女人大都没有什么社会地位,也没有机会参加社会活动,甚至不被允许踏进学堂半步。
奶奶之所以能识文断字,缘于她的父亲。奶奶说她的父亲是个文化人,平日里喜欢读书,常常读到精彩处就喜不自禁,自诵自吟。奶奶耳濡目染,就缠着父亲给她讲书中的故事,还认识了不少字。
在过去的岁月里,夜里不像现在有电视可看,无从消遣的我经常早早地躺进被窝里,缠着奶奶给我讲故事。那时候,我总觉得奶奶有讲不完的故事,每晚的故事都不会重复。
奶奶讲的故事范围广泛,从古至今,什么幽默故事、爱情故事、童话故事、励志故事……每一种类型的故事都非常精彩,听完令人大开眼界、深受启发。尤其是夏夜里,凉风习习,月朗星稀,大家摇着蒲扇,听着奶奶讲故事,那是最为惬意的时刻。
记忆最深刻的是奶奶讲的爱情故事,如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许仙与白娘子……其中,最让人难忘的是牛郎与织女的故事。
那天晚上,奶奶坐在场院边的青石板上,边抬头望着天空边为我讲故事:“今天是七月初七,我给你讲个牛郎与织女的故事。牛郎和织女,他们曾是一对夫妻,只可惜后来被王母娘娘分开了,不能生活在一起。每年到了七月初七这一天,他们才有机会在鹊桥上相会……”
奶奶边讲故事边喃喃自语:“你们有所不知,为了让他们在今日相见,也为了他们的爱情,今天所有的喜鹊都飞到天上为他们搭桥去了。过了今天晚上,他们又要分别了,想再相见,就得等到下一年的七月初七。这牛郎和织女呀,虽然一年才见一次面,相见时难别亦难,却比世上的人都要强哩!这人要是一旦分别了,就永远也再难相见了……”说着说着,奶奶的声音哽咽了。
在月光下,我看见奶奶用胸前别着的手绢擦拭着眼睛。那时候我虽然小,还不能完全明白奶奶说的话,可我隐约感觉到了她是触景生情,想起了我的爷爷。
我虽被大人告知爷爷去世了,可还是忍不住问奶奶:“奶奶,那我的爷爷呢?”
奶奶很认真地回答我:“你爷爷到很远很远的一个地方去了。”
“很远很远到底是多远?我的爷爷什么时候才能回来?”我问奶奶。
“他……他逛够了就回来了……”奶奶说。
因为奶奶的这句话,在我孩提时代,就一直盼望着有朝一日爷爷会回来。
后来,长大些,我才真正意识到,人“去”了就不能再回来了。那时,我才明白奶奶的感受。奶奶是不忍心说爷爷死了,也许在她的心里,爷爷还永远活着。从此以后,虽然每年的七夕奶奶依旧会为我讲牛郎与织女的故事,我却再没敢提及爷爷。
在爷爷、奶奶还年轻的时候,为了一大家人的生活,他们也许没有体味过温馨和浪漫的爱情,有的是为生活而苦苦挣扎的艰辛。但是,在奶奶的心里,爷爷永远是她的眷恋、她的不舍、她的牵挂。
两年前,奶奶和我们永别了。对于奶奶的离去,我有许多的不舍与无奈。我想,就奶奶而言,她终于可以在另一个世界见到先过去的爷爷了,我应该为她感到高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