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伴生来爱唱歌,学生时代就是班里的文艺骨干。近年来,我俩退休后,不是到广州照顾外孙,就是在许昌伺候母亲,她半点唱歌的空闲也没有了。
今晚饭后,我俩说起刚从我家到弟弟家的母亲,说起眼下弟媳的不易,她忽然说:“老吴,你想不想听听几年前我唱的歌?”我说:“想呀。”她就把手机打开,随着缓缓的伴奏声,里面传来老伴深情的歌声:“婆婆也是妈,您一辈子辛苦啦!您把儿子抚养大,如今儿媳来报答。轻轻地叫声妈,婆婆也是妈……”听着老伴一声声低沉委婉、发自肺腑的歌唱,我一下子惊呆了,眼泪也止不住流了下来。快两年了,老伴照顾母亲的情景,又一幕幕浮现在我的眼前。
我妈身体一直很好。早些年,她能跑能跳,80来岁时还跟着我们去台湾、游桂林,跑得比我还快。可一年多前,她突然摔倒,到医院反复检查,最后确诊为“帕金森”。好好的一个人,一下子两条腿不听使唤了。这下,做儿女的可就忙了。我虽是儿子,为她买藤椅、轮椅,买床拉手、坐便架……可很多具体事,还要靠老伴打理。晚上9时,母亲看罢电视,要睡了,老伴会把自己正看的电视关掉,来到母亲房间。先服侍她解解手,让她坐在床边,端起座椅下的尿盆倒掉,刷净。然后回来,给母亲脱去衣服,用手托着母亲的后背,让她慢慢躺下,再回身拖起母亲的双腿放到床上。为了让母亲躺得舒服,老伴一条腿跪在床边,先拖母亲下身,再拖上身,一下一下往里挪。挪好挪正了,再为母亲穿上尿不湿,盖好被子,掖好被尾被边。然后,把门关到半掩处。
第二天不到6时,往往我还没醒,老伴就起了床。她来到母亲房内,先为母亲脱去尿不湿,再端来温水为母亲擦洗,帮她穿好衣服,扶她到卫生间洗漱。母亲是个讲究人,往往会对着镜子,把一头白发梳了又梳。老伴见了,也不嫌烦,手扶着她,一直等她梳满意,才扶着她返回卧室。之后,老伴煮奶、打蛋、馏馍、炒菜,把饭菜端上桌,再用轮椅推着母亲到餐桌边吃早餐。早餐后,又服侍母亲解手,到卧室吃药、看电视。人一旦腿脚不便,活动就少了,消化功能随之减退。为防止母亲出现便秘,上午10时左右,老伴会把剥好的香蕉、切好的西红柿和苹果递到母亲手里。下午4时,老伴又会端出蒸好的小红薯、红萝卜让母亲吃。看着母亲有滋有味的吃相,我心中既高兴又感激,不由打趣道:“吃吃吃,越吃越胖。”母亲笑了,笑得很开心。
的确,母亲的开心离不开老伴的伺候,她真的把婆婆当作自己的妈妈来对待。她在用心唱,也在用心做。半个月前,弟弟和弟媳看老伴太劳累,执意接母亲回老家住一段时间,他们也要尽些孝心。五一这天,我和老伴回去探望,看到母亲精神很好,状态依旧。弟媳天天像老伴一样为母亲忙这忙那,把老人照顾得十分周到,我和弟弟从内心感到高兴,感激她们。“婆婆也是妈……如今儿媳来报答。”老伴和弟媳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日复一日地践行着这句话。尽管以后的路还很长,但她们会一直走下去,我为母亲祝福,更为她们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