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教育视野

“后高考时期” 这样度过才有意义

本报记者 吕正子

6月8日下午,2022年高考落下帷幕。高考结束后长达3个月的时间,被称为“后高考时期”。这个时期,考生们极度紧张的神经忽然放松,有人忙着狂欢,打破生活规律;有人担心考得不好,吃不下、睡不着;有人一下子失去了生活目标……那么,该如何更好地规划假期生活,让这个“后高考时期”过得更有意义呢?就此,记者进行了采访。

高考后也会出现心理危机

随着高考的结束,一些考生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了他们的暑假狂欢计划。然而,这种突然失控的生活,很容易引发生理和心理方面的疾病。 “每年夏天,因为饮食不当而引发肠胃疾病的患者很多,其中有不少是刚 参加完高考的考生。”据市区一家医院消化内科的医生介绍,高考前,考生们会比较注意饮食;高考后,就有人开始大吃大喝,不仅容易引发肠胃疾病,还有可能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所以,高考后,考生的饮食也要有规律、有节制,少吃生冷、辛辣食物,少去卫生条件不好的大排档就餐,日常饮食要尽量清淡,可以多吃一些鱼类、豆类等健脑食物,以缓解疲劳。

此外,高考后一些考生也会出现心理危机。紧张的考试刚结束就要面对估分、查分、报志愿和等待录取结果等重要环节,考生心理压力依然较大,一些家长在考后对孩子的关注度却不如考前。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高考后考生极易出现心理问题。焦虑、抑郁、茫然……高考后,考生可能出现多种不良情绪。针对这些问题,家长首先要摆正心态,主动和孩子沟通,避免正面冲突,多鼓励孩子外出,还可以通过旅游、制订假期计划等方式转移孩子的注意力,陪伴孩子平安度过这段特殊的时期。

家长不要过多讨论成绩

高考前后,考生的心理会经历从高度紧张到彻底放松的过程,需要适当调整来缓解由此带来的心理不适感。部分自认为没考好的考生通常会很郁闷,觉得整个假期甚至今后都没了希望,陷入迷茫。

“适度的放松很有必要,甚至短期的放纵也是对‘高压’生活的补偿,无可厚非。但一定要把握好度,过度放纵,就会得不偿失。”许昌二高副校长颜飞说,高考后,家长一定要帮助孩子正视自我,不能将未知的结果无限放大,要给自己留有余地,以防钻牛角尖造成心理伤害。考生可通过听音乐、打球、游泳、跟同学交流等方式减轻压力,科学放松,注意健康饮食,劳逸结合,从而保证身心健康;要尽量保持平和心态,不要过度兴奋,也不可无端悲观。家长不要过多地和孩子讨论高考成绩,而是要帮助孩子做好未来的人生规划,让孩子明白只要脚踏实地就会获得成功。

“超长假期”要有个计划

面对这个长达3个月的“超长假期”,颜飞认为考生最好能制订一个计划。

首先,高考刚刚结束,后续工作即将陆续开始。颜飞建议,考生和家长要做好填报志愿的准备工作,向有经验的老师、学长或专家讨教,了解心仪高校的招录情况、社会急需的专业人才种类,以及各个专业的就业形势,为高考志愿的填报做好准备。“考生可提前收集近三年的高考录取信息,和父母商讨选择何类学校和专业,做到有大致目标,避免成绩出来后盲目填报志愿。”颜飞说。

其次,要保持健康的生活作息规律,不放纵透支身体。考生要合理利用时间,选择学习一项自己喜欢的技能,比如游泳、厨艺等生活必备技能,还可以考驾照,既充实自己,又掌握一技之长。考生还有必要来一场“阅读盛宴”,读几本自己喜欢的书,丰富精神世界。

最后,当下的疫情形势依然复杂,无论未来的生活会怎样,考生都尽量不要在这个假期里随意出游,不给社会添乱,也保护自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