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健康许昌

患者险遭“封喉” 医生紧急施救

查房 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张炜华

前不久,67岁的李先生(化姓)因声音嘶哑、咳嗽、呼吸困难到许昌市人民医院就诊。不料,病情进展太快,短时间内患者出现急性喉梗阻、窒息性烦躁,险遭“封喉”。医生紧急手术,2分钟内切开环甲膜插管抢救才解除危机。

李先生常年吸烟、喝酒,且烟瘾很大,平均每天要抽三四包烟。半年前,李先生的声音开始变得嘶哑,但他没有在意,认为是“被烟熏的”。半个月前,他的声音嘶哑得厉害,且开始频繁咳嗽,到当地某医院就诊,被诊断为“肺气肿”,医生给予药物治疗。用药一段时间后,李先生的声音嘶哑症状不但没有得到缓解,行动间喘息反而更厉害。

李先生的儿子连忙带他到许昌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找到副主任医师何松跃。“当时就给他做了喉镜检查,我告诉他赶紧办理住院。可是他们没听,只说回家考虑考虑。”何松跃告诉记者,作为咽喉要道的重要关卡,一旦喉管被堵塞,严重时会导致气道封闭,患者无法正常呼吸通气。而当时,李先生的喉管已经被肿物堵塞大半,情况非常严重。

经过再三劝告,患者仍选择先回家。然而,当天晚上,患者的呼吸开始变得困难,第二天一大早,患者就在儿子的陪同下赶到许昌市人民医院办理住院。

然而病情的发展进程比想象中还要快。即使医生给予了紧急处理,但李先生仍在短时间内出现急性喉梗阻,呼吸极度困难,出现“吸气性三凹征”(即吸气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出现明显凹陷),需要立即手术治疗。

因情况紧急,何松跃立刻联系麻醉手术室行急诊手术。然而,患者喉部的肿物几乎堵满咽喉,喘鸣音越来越重,只能被动地端坐位呼吸。麻醉医生无法行气管插管麻醉,接着患者开始出现窒息性烦躁,普通的气管切开手术已经无法进行,情况非常危急。

经过与患者家属紧急沟通,何松跃决定为患者行紧急环甲膜切开术。“当时非常紧张,一两分钟的迟延可能就会要了人命。”何松跃说,环甲膜切开术只在紧急情况下使用,要求医生对咽喉部的解剖结构把握得非常精准,能在患者躁动不安的情况下,在不损伤两边大血管的前提下,准确、快速地切开环甲膜。这对医生来说,无疑是个很大的挑战。

“当时,麻醉手术部的主任赵林带领值班麻醉医生、我们科医生全都在现场。”何松跃说,那个时候,人人都捏了一把汗。然而,情况容不得何松跃多想,他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患者身上,两分钟后,环甲膜切开、成功插管,患者呼吸情况得到改善。何松跃马不停蹄,和麻醉医生配合为患者行正常的气管切开术,患者终于恢复了自主呼吸。

“多亏我们医院的快速反应机制,在短时间内就完成了手术准备;也多亏了团队之间的默契合作,节省了不少手术时间。”何松跃说,在生命面前,许昌市人民医院的团队和机制再一次经受住了考验。

何松跃提醒,喉管位于咽喉要道,且病变肉眼很难看到,如果出现声音嘶哑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排除病变。